51职场>实用文>策划书>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

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

时间:2024-08-16 17:18:22 策划书 我要投稿
  • 相关推荐

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

 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,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,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,学习新的技能,迎来新的工作目标,想必现在的你有必要写一写策划书了。那么策划书有什么格式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

  课件

  《三国演义》读书交流活动策划

  活动目的:

  1、通过系列活动,激发学生读《三国演义》的热情,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,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。

  2、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。

  3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。

  活动准备:

  每人读《三国演义》。

  活动过程:

  活动之一:整体梳理

  目的:利用他人的已有经验获得对《三国演义》的初步认识,既方便快捷又利于激发兴趣,同时在调查中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。

  课前活动: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,调查家长、老师或其他熟悉的人对《三国演义》的看法。

  调查问题参考:

  1、你读过《三国演义》吗?

  2、你认为这是一本怎样的书?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?

  3、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?为什么?

  课上活动:

  1、交流调查情况,说说对《三国演义》的初步认识。

  2、教师对《三国演义》作个总的介绍。

  活动之二:我眼中的“三国”

  目的:

  1、通过读“三国”书、看“三国”电视、讲“三国”故事、评“三国”人物,激发读书热情,掌握读名著的基本方法,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。

  2、通过讲“三国”故事,评“三国”人物,培养学生个性化读书,创造性读书的能力。

  课外活动:亲子共读、共看

  每天读两个故事,与父母边看边交流。

  课内活动:师生共读

  1、制定班级、个人读《三国演义》的计划。

  2、每天午读课与老师、同学交流。

  交流内容:

  从(故事)看(人物)

  (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讲故事,带着自己的情感评人物,这是语言的再创造,是认识的再创造。)

  3、我眼中的“三国”。

  话题一:我眼中的(人物)

  (从多个故事中综合地评论一个人物)

  话题二:我看(故事)

  (从一个故事中评多个人物)

  学生从上述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话题,先作准备,再进行演讲。

  活动之三:有关“三国”的成语、歇后语

  目的:更全面地了解“三国”,进一步激发读书热情。

  1、主要内容填空:

  (1)、三国是指()的()国、()的()国、()的()国。

  (2)、各写出三国的三名主要大将。

  (3)写出“三国”三十六计中的三计。

  2、填写与《三国演义》有关的典故里的人名。

  七擒七纵()望梅止渴()三顾茅庐()

  刮骨疗毒()初出茅庐() 断头将军()

  乐不思蜀( )画饼充饥()一身是胆()

  大器晚成()赔了夫人又折兵()割发代首()

  3、根据破折号前面的意思,写出歇后语后面的内容。

  周瑜打黄盖――诸葛亮借东风

  张飞穿针――张飞扔鸡毛

  蒋干过江→诸葛亮的锦囊

  草船借箭――关公失荆州

  身在曹营心在汉――司马夸诸葛

  徐庶进曹营――司马昭之心

  阿斗的江山→看三国掉眼泪

  4、《三国演义》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?他有什么特点?请你结合故事简单地评论一下

  活动之四:有关“三国”的课本剧表演

  《三顾茅庐》表演

  《草船借箭》表演

  活动之五:有关三国的古诗词朗诵

  总结:短短的一节课,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,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读《三国演义》这本书,相信一定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精华。

《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【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】相关文章:

公司经验交流会策划书03-10

读书会策划书02-22

法学实习报告02-03

交流会策划方案11-25

关于法学的实习报告02-03

法学实习报告内容08-25

法学自我鉴定12-11

法学实习报告范文08-09

法学个人简历01-28

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

 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,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,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,学习新的技能,迎来新的工作目标,想必现在的你有必要写一写策划书了。那么策划书有什么格式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法学班读书交流会策划书

  课件

  《三国演义》读书交流活动策划

  活动目的:

  1、通过系列活动,激发学生读《三国演义》的热情,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,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。

  2、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。

  3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。

  活动准备:

  每人读《三国演义》。

  活动过程:

  活动之一:整体梳理

  目的:利用他人的已有经验获得对《三国演义》的初步认识,既方便快捷又利于激发兴趣,同时在调查中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。

  课前活动: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,调查家长、老师或其他熟悉的人对《三国演义》的看法。

  调查问题参考:

  1、你读过《三国演义》吗?

  2、你认为这是一本怎样的书?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?

  3、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?为什么?

  课上活动:

  1、交流调查情况,说说对《三国演义》的初步认识。

  2、教师对《三国演义》作个总的介绍。

  活动之二:我眼中的“三国”

  目的:

  1、通过读“三国”书、看“三国”电视、讲“三国”故事、评“三国”人物,激发读书热情,掌握读名著的基本方法,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。

  2、通过讲“三国”故事,评“三国”人物,培养学生个性化读书,创造性读书的能力。

  课外活动:亲子共读、共看

  每天读两个故事,与父母边看边交流。

  课内活动:师生共读

  1、制定班级、个人读《三国演义》的计划。

  2、每天午读课与老师、同学交流。

  交流内容:

  从(故事)看(人物)

  (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讲故事,带着自己的情感评人物,这是语言的再创造,是认识的再创造。)

  3、我眼中的“三国”。

  话题一:我眼中的(人物)

  (从多个故事中综合地评论一个人物)

  话题二:我看(故事)

  (从一个故事中评多个人物)

  学生从上述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话题,先作准备,再进行演讲。

  活动之三:有关“三国”的成语、歇后语

  目的:更全面地了解“三国”,进一步激发读书热情。

  1、主要内容填空:

  (1)、三国是指()的()国、()的()国、()的()国。

  (2)、各写出三国的三名主要大将。

  (3)写出“三国”三十六计中的三计。

  2、填写与《三国演义》有关的典故里的人名。

  七擒七纵()望梅止渴()三顾茅庐()

  刮骨疗毒()初出茅庐() 断头将军()

  乐不思蜀( )画饼充饥()一身是胆()

  大器晚成()赔了夫人又折兵()割发代首()

  3、根据破折号前面的意思,写出歇后语后面的内容。

  周瑜打黄盖――诸葛亮借东风

  张飞穿针――张飞扔鸡毛

  蒋干过江→诸葛亮的锦囊

  草船借箭――关公失荆州

  身在曹营心在汉――司马夸诸葛

  徐庶进曹营――司马昭之心

  阿斗的江山→看三国掉眼泪

  4、《三国演义》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?他有什么特点?请你结合故事简单地评论一下

  活动之四:有关“三国”的课本剧表演

  《三顾茅庐》表演

  《草船借箭》表演

  活动之五:有关三国的古诗词朗诵

  总结:短短的一节课,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,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读《三国演义》这本书,相信一定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精华。